第342章 躲进小楼成一统(1 / 2)
第342章躲进小楼成一统
第二天,《长安日报》率先登出了昨天座谈会的新闻。
但是,报道的重点显然有一丝丝的偏差,从“西部电影”,转移到了方言的“寻根文学”。
而这并不是个例,长安,乃至陕北的媒体,有一个算一个,连篇累牍地宣传“寻根文学思潮”。
《文化艺术报》、《陕北日报》、《汉中日报》等报纸的文艺版块,长篇大论地探讨起来。
在如此的推波助澜之下,“寻根文学”一下子引起全省作家、编辑以及读者们的关注和讨论。
更何况,提出“寻根文学”的这个人可是方小将!
大街上,出现了难得一见的排队抢购报纸的场面。
王天乐飞快地骑着自行车,来到位于铜川的陈家山煤矿,轻车熟路地走向一处窑洞。
此时,陆遥坐在屋里,面前堆放着如山般的资料和笔记,整整几十万字。
这些全是自己费了两年半的时间,一点一点地搜罗起来的,甚至把全省、市、县各级的报纸都收罗过来,目的就是为了在《走向大世界》里,把陕北城乡改革时期的社会面貌,统统写出来。
“哥!哥!”
“天乐,你不在编辑部里呆着,怎么跑我这儿来?“
“哥,出事了。”
王天乐本来是矿上的采矿工人,后来在大哥的帮助下,调到《延安报》当记者。
陆遥这么做,既是想提携兄弟一把,也是拿他当观察对象,新作里的“孙少平”就以他为原型。
“大事还是小事?我不是说了嘛,如果没有什么大事的话,就不要来打搅我。”
“哥,这回真是出大事了!”
“什么大事?不会又是你嫂子来信催我回家吧?”
“不是,这事跟嫂子没关系,跟方言方老师有关!”
说话间,王天乐从公文包里递上厚厚一叠的报纸,但凡是省内的,基本上都在里头。
陆遥粗粗地一看,上面都是关于“寻根文学”的定义、观点、见解,以及本报编辑部的评论。
“作家们写实际问题,写很多牢骚和激动,也应该把目光投向更深的层次,在立足现实的同时,又对现实进行超越,去揭示一些决定民族发展和历史文化的谜……”
“岩子真的是‘不语则已,一语惊世’。”
一目十行,一边浏览报纸,一遍感慨道:“文坛又要闹出大动静啦!”
“可不是嘛!”
王天乐说,仅仅《延安报》的编辑部,围绕着“寻根文学”,争论不休,吵翻了天。
陆遥遗憾道:“只可惜我当时不在现场,不能跟岩子面对面聊聊,坐而论道。”
“现在也不迟。”王天乐说,“哥,方老师估计还要在长安待一段时间,要不我们现在……”
“算了,平洼、忠史他们会去的,我就不去凑这个热闹,时间紧迫,我要把精力放在创作上。”
陆遥摇了摇头。
“可是……”
王天乐心急如焚,趁着这个机会,既可以把大哥劝回西影厂,跟嫂子一家团聚,又可以凭着这层关系,有机会接触到传说中的方小将,以《延安报》记者的身份,做个“寻根文学”的专题采访。
“岩子又干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!”
陆遥呢喃着:“我可不能再原地踏步了。”
果然不出他的所料,“寻根文学”犹如滚滚的洪水,从陕北满溢而去,向着全国各地蔓延。
毕竟,与会的编辑和记者不只是陕北的,也有来自《文艺报》、《文学报》等报纸期刊。
前脚座谈会刚结束,后脚便第一时间用电报或者电话,把消息传达到远在千里之外的编辑部。
一篇篇关于方言以及“寻根文学”的新闻,火速出炉,霸占着报纸的重要版面。
《文学应深深扎根在故土上、人民间》、《寻找文化之根》、《方言与“寻根文学”》……
而在湘南,一篇名为《文学的“根”——漫评方言的“寻根文学”》赫然登在《湘南日报》上。
古桦和韩少恭等湘军坐在一起,围读着这篇文章。“少恭这篇评论,可以说尽得岩子的真意。”
“我不过是拾人牙慧罢了。”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