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八百五十五节初来乍到(1 / 2)
北坪,西直门。
此门为内城九扇城门之一,自元朝开始就是京畿的重要关口,还是明清两代自玉泉山向皇宫送水的水车必经之门,因此有“水门”之称。
日本人占领北坪后在这里设置了哨卡,对进出城的行人、车辆进行检查,抓到身份有问题的的直接送往位于北坪大学的宪兵队本部。
这天,一辆从冀省开来的长途客运汽车停在城门外,在司机的要求下数十名乘客一一下车排队,拿出各自的“良民证”交于日本人。
其中一个身着粗布棉袄,头戴狗皮帽子,拎着包袱的年轻人排在中间,轮到他的时候双手递过证件,还向手持步枪的鬼子鞠了一躬。
跟大多数人想的不太一样,最早大规模使用良民证的并非是日本人,而是前几年在西南“剿匪”的果党。
证件材质多为布料,内容包括姓名、年龄、籍贯、住址等信息,普通百姓需要寻找铺保或是地方耆绅作保,才可以去发证机关申领。
如今这种锢桎~人民的工具被日本人进一步发扬光大,制度比果党更为严密,良民证的内容也越来越详细。
申领人需要先经过宪兵队、保甲长的户口筛查,调查证件持有人的姓名、年龄、工作单位、职业、原住址、迁入或迁出理由、交友关系、生活状况等内容。
如有档案资料不符者,虚假申报之行为者,故意或非故意遗漏及隐匿不报者,隐瞒家庭成员及雇用人员之变动者,会被日本宪兵队列为重点调查对象。
在这之上还有所谓的特殊调查对象,主要是针对那些有抗日嫌疑的百姓,一旦进入了这两个名单之中,结局往往只有一个,那就是牢房和刑场二选一。
这些程序走完,还要拍照和摁指纹,日本人规定,除12岁以下无须粘贴照片之外,即便是残疾人,只要能行动,就算是盲人也必须在证件上粘贴相片。
而且这类相片需要去伪市府指定的照相馆处拍摄,拍摄时要由伪保长依户籍调查底册,核对长相,以防有人冒名顶替。
指纹就不用说了,证件上甚至连持证人的面部特征都会标注,像是圆脸、长脸、方脸、三角脸,还会注明身体特征,如黑痣、斑点、斜视、塌鼻、六指等。
如此严密的户籍政策下,没有良民证寸步难行,不少果党和地~下党的情报人员在这上面吃了亏。
再说日本士兵接过年轻人的证件仔细看了看,眼睛上下打量了对方一番,用不算流利的中国话问了几个简单的问题。
比如来北坪干什么,住在哪,这些问题很好求证也没法造假,日本人只要打几个电话就能查证。
“昂们(我们)安丘城遭了灾,家里没有饭吃,想来这北坪城找份工。”
年轻人听完,畏畏缩缩的回答道,说话间不停拽动肩膀上的包袱,显得很是紧张,一副乡下穷小子头回进城的样子。
日本士兵没看出此人有什么可疑,良民证是真的,也没有修改、涂抹迹象,安丘宪兵队和警署的印章暗记同样没问题。
观察其脑门和虎口处,未发现长期佩戴军帽以及射击留下的痕迹,看上去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中国百姓。
随即他朝远处招了招手,另一个日本士兵牵着一条凶狠的狼犬过来,围着年轻人转了几圈并嗅探了许久后最终放行。
鬼子的动作很快,没用多长时间所有乘客都通过了检查,长途客车继续向城内开去,那个来自安丘的年轻人抬头看向城门。
门楼上,几个半敞着军~服的日本士兵箕踞在雉堞上,倚着枪,咧着厚厚的嘴唇,露着不整齐的牙齿,望着下方发出狂笑。
年轻人见状吓得赶紧缩回脑袋,深深地低下头,这让城门上的鬼子更加得意,猖狂的笑声无比刺耳。
顺利通过城门,客车沿着西直门大街开了一段,最后停在了前张公园的门口,这是北坪北城的旅客集散地,治安非常混乱。
汽车还没挺稳,一帮力工和拉洋车的就围了上来,口中喊着去某某地方,不过回应者很少。
北坪有句老话,东富西贵,南贱北贫,这说的是北坪东南西北主要人口的属性。
以前北坪做买卖做生意的都愿意去东城,故而有钱人多,西城有不少前朝贵胄的宅子,光是王府就有几座,所以是东富西贵。
至于南贱北贫,进北坪要饭的乞丐,干体力活的力巴,甚至外地灾民都集中在北面的胡同里谋生。
而南贱是行业问题,说书唱戏杂耍之类的艺人,几乎全在南城前门外的天桥、虎坊桥一带活动。
可想而知,这些生活在北城的乘客有几个舍得花钱坐车或者让人背行李的,丝毫不理会揽客的喊叫声,灵活地挤出人群溜进了胡同。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